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 最後 (國) 》近視


是时间跑得太快,还是我的思维定格太慢?当我还没来得急为这袋鼠国的夏天写点什么的时候,冬天似乎就快到来了。当我们没有察觉的时候,很多事情已经改变了很多,不再记得当年海边的约定,也忘记了曾经许下的诺言。 有些人好久没联系,突然联系起来,发现其实横旦在彼此之间的陌生已经很明显了。或许在书架某个角落的故纸堆中翻出,才恍然大悟原来曾经是这么亲密的人--但是如何亲密,再也没能说出个所以然。所以,当我在几万行的代码中看到“NICHOLAS”这几个字母,以及书架上厚厚的书堆中突然滑落出的一张海报,思绪就此开。 凌晨两点钟,闭上眼静静感受着窗外的微风安静地一丝一丝飘入房间,一同飘进来的还有再熟悉不过的旋律。绪游离在尘世与空境之间,恍然醒悟,他也快三十了。 记得在某个阴冷的雨天,听了一首《旧伤口》,便在这咽碎的情感中迷惘了。仿佛那记忆中的欢容,乍现于熙来攘往的人潮伞底,而后随着街角咖啡的香气弥散。 浮华聚散,芳菲渐落,寒枝浮暗香,却留不住年少秀致。 翻开了表面有些微尘的一张张唱片,从“玉蝴蝶”到“启示录”,从“活着VIVA”到“REBORN”,以音乐为母语,对整个世界发声,见证着他的成长经历,记录着种种曲折。 1996-1998:不够让我高攀进内才摔倒 1996年,谢霆锋16岁,我8岁。当然那个时候我不知道他,我甚至不知道什么是流行歌曲,只是有时候会用完全没有调的童音跟着家里不知道哪里来的磁带中的“吻别”,“忘情水”和“心太软”哼着。所以这一段记忆是在1999年之后补回来的,只记得两个词:嘘声,无声仿有声。很难想象“无声仿有声”是他1997年的作品,而那个时候的他一上台所面对的就是铺天盖地的嘘声,以至于写了这首词都不敢用自己的真名发表,而这首歌一直到大学都是宿舍里的必放曲目。 1999:末世纪的声音 相信百分之九十的人开始了解谢霆锋这个名字都是从“谢谢你的爱1999”开始的,是的,就是这么一首现在看来的口水歌当年就是可以传遍大街小巷。 而实际上,在1999年的一月,已经有一首经典收藏: 1999年12月,粤语经典:爱后余生 事实上,我第一次看他的MV是“要我怎么忘了他”,当时第一反应是这个人怎么这么像流氓。而当时上初二的我是个埋头读书的好孩子,听到班上的女生每天热点话题就是谢霆锋,我不禁问:“女生难道都喜欢流氓?” 结果可想而知,只记得一句回复是:“你懂什么叫酷,什么叫帅?哪像你弄了个二八分头,土得要命...” 那个时候,电视台正在播放林志颖和苏有朋版本的“绝代双骄”,片尾曲也是来自专辑里的“只要为你再活一天”。当然,下面这首也是不得不提的。 “朋友们,这是来自香港的歌手-谢霆锋” 是的,他来了。这将是今后几年内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名字。 2000-2002:谁也不用给我一个美好时代,我就是现在 毫无疑问,巅峰时代的谢霆锋到来。 首先是2000年5月的一张“零距离”,这是霆锋音乐上第一次重大突破。专辑的质量相比“谢谢你的爱1999”来说整体提高了一个档次,专辑中大量尝试了强烈的重摇滚节奏与占有极大比重的电吉他,这也是那个时期谢霆锋音乐的标志。而在这张碟中,谢霆锋的创作也开始逐步得到认可,《一击即中》《罪人》《伴我同行》《不是定理》《欺骗观众》《别来无恙》都是他自己写曲。 说到创作,也许是谢霆锋本身的风格就太过吸引眼球,以至于很多不是霆锋的歌迷的人甚至都不知道他会创作。记得高中时一个同学听了莫文蔚的“看透”,看到作曲是谢霆锋时,居然惊讶的问我:“谢霆锋也会写歌?” 实际上,我个人最喜欢的谢霆锋的六首粤语歌曲:非走不可,爱后余生,玉蝴蝶,启示录,游乐场,边走边爱,其中有四首都是霆锋自己创作的。 而两个月后,可能是他所有专辑中最传唱度最广的一张“了解”就诞生了。 当就质量而言,他的国语专辑远远不及粤语碟,但在这张专辑中,基本上不怎么听他歌的人也会知道“因为爱所以爱”,“点歌”,“281公里”,“你不会了解”等曲目,而其中前两首加上“定律”也是他自己的作品。 而这还没完,仅仅3个月后,粤语大碟“VIVA”发行。这张专辑的精心制作和宣传攻势,以及随之而来的VIVA世界巡回演唱会,让他的人气达到了顶峰。无论是经过KTV大门的宣传屏幕,还是电视电台的各个节目,“VIVA”和“游乐场”几乎每天都会出现。整张专辑的风格承载着“零距离”,可以说经过这一张专辑,霆锋叛逆不羁的摇滚青年形象已然成形,而且把音乐性和当时流行乐坛的主流很好的结合在了一起。专辑中《活着VIVA》《不需要安慰》《游乐场》《SENSE》是他自己的作曲。 你与我仍心跳,一切都不重要。 一年之内三张质量与传唱度俱佳的专辑,毫无疑问让谢霆锋的人气走向巅峰。而如果说2000年是他最火爆的一年,则2001年则是谢霆锋就音乐本身而言的一个巅峰。
[img][/img]
返回列表